一、三狮共舞:一方寿山石玺的王朝密码配资预警网
紫禁城养心殿的西暖阁里,乾隆皇帝摩挲着一方新刻的宝玺。印钮上,一只雄健的太狮侧首回眸,两只幼狮嬉戏于其足间。阳光透过窗棂,照在温润如脂的寿山石上,泛起一层淡淡的辉光。皇帝钤下朱印——“乾隆御览之宝”——鲜红的篆书赫然出现在北宋范宽《溪山行旅图》的绢素之上。这一刻,一方石玺、一幅千年古画、一位盛世帝王,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。这方「太狮少狮钮寿山石玺」,从此成为乾隆艺术帝国的无声见证者。
竞拍成交价:HKD 153,334,000
清康熙至雍正初年/乾隆 乾隆帝御宝太狮少狮钮寿山石玺
竞拍成交价:HKD 153,334,000
二、一石一世界:芙蓉深处的天地灵光
这方玺印的材质,取自福建深山中的寿山芙蓉石。它不是普通的石头,而是被文人誉为“石中君子”的珍品。芙蓉石质地温润凝结,犹如少女肌肤,通灵微透,光泽内敛。工匠选料时,必定寻遍了无数矿洞,才找到这样一块毫无杂质、色泽纯白如凝脂的上品。最精妙处在于雕钮。太狮少狮题材源于汉代铜印,但到了清代,已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。这只太狮并非全然威严,它回首凝视幼狮的姿态,流露出罕见的温情。幼狮一只攀附其背,一只偎依胸前,嬉戏之态栩栩如生。相传,雕刻此钮的匠人曾在宫中亲眼观察西洋进贡的活狮,才能将狮子的肌肉线条与毛发质感刻画得如此生动逼真。
展开剩余64%竞拍成交价:HKD 153,334,000
而点睛之笔在于狮眼——原应嵌有极细小的黑色宝石。这需要匠人在毫米之间凿出规整的凹槽,再将宝石精心嵌入。这画龙点睛之笔,让冰冷的石头瞬间拥有了神采与灵魂。
三、流离与归来:宝玺的百年孤旅
乾隆皇帝可能从未想过,这方象征着他无上权威的宝玺,会经历怎样的流离命运。
1799年乾隆驾崩后,此玺被恭敬地供奉于寿皇殿,与其他宝玺一起陪伴先帝肖像。然而清末乱世,宫门再也无法守护这些珍宝。它如何流出紫禁城,已无人知晓确切路线,只知道它最终漂洋过海,流落欧洲。
1965年,伦敦苏富比的拍场上,这方宝玺静静地躺在展柜中。大多数人都未意识到它的价值,直到著名收藏家吴权博士慧眼识珠,将其纳入珍藏。此后半个多世纪,这方宝玺在吴权博士的收藏中安然度日,远离故土。
直到2022年4月,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的拍卖厅内,拍卖师喊出“1.533亿港元”的落槌价时,这方流浪了半个多世纪的宝玺,终于以另一种方式回归了东方世界。
今天,当我们凝视这方宝玺,看到的不仅是一块雕工精美的石头,更是一把开启乾隆艺术帝国的钥匙。印钮上太狮少狮的温情互动,仿佛诉说着王朝对传承的渴望;印文中“御览之宝”四字,则宣告着一个帝王对艺术史的绝对话语权。
这方小小的寿山石玺,承载的是一部浓缩的中国艺术史,一段曲折的文物漂流记,也是一个王朝最后的辉煌印记。每一次钤印,都是历史的一个定格;每一次流转,都是时代的一个注脚。
发布于:广东省同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